一、专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专业,根据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转变的态势,主动适应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设“数控维修”和“自动化生产线装调维修”两个专业方向,着力发展“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方向。
二、培养模式
本专业重点培养面向工程实际,知识型、发展型的机电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合理选择课程内容,深入实施产学合作,紧密结合生产过程,创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融合理实一体”的职教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深度融合,与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宝钢机电一体化班”,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探索与实践“双元驱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根据社会对特定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探索中高职教育贯通的培养模式,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中高职资源共享渠道,2013年成为上海市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专业;另一方面,探索专科层次高职与技术型本科的专升本衔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向上延伸,2015年着手中本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工作。
三、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采用“能力平台/课程模块/项目任务”三层结构的课程体系设计,协调“知识,素养,能力,资格标准”四位一体的工学结合培养过程。

图2“双证融通理实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交直流调速系统、PLC技术与应用、气动和液压传动、电力电子技术等。
四、实训条件
专业依托“上海市机电一体化技术开放实训中心”,除了承担常规教学和社会培训,还支撑上海市教委“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骨干师资培训,为上海市及全国师资培训做出重大贡献。现有满足机电类专业使用的实验实训室31个,包含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机械系统拆装实训室、机器人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PLC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等,能够较好满足机电类专业标准内所有实践课程教学。
同时,追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方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针对机器人技术及工业应用,投入2100万经费建设上海市机器人技术开放实训基地。针对机器人技术应用不同人才规格的分层培养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将教学区分为基础应用区、综合应用区、创新拓展区、模拟仿真区和体验展示区五大区域,实训设备划分工业机器人、柔性生产线、创新机器人三大模块,追踪工业机器人、柔性生产线工业现场装调维护应用技术。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拓展至数十家,其中与中联重科、特变电工中发依帕超高压电器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机床成套工程有限公司等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五、师资队伍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以100%双师型的动态合理的结构、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有效的建设和激励保障,开展专业建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等。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团队被评为上海市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茹秋生老师被评为上海市教学名师,建设的核心课程获市级精品课程认定4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开发任务引领且有利于项目教学法实施的一体化教材23本,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9项,完成科研项目8项,经费总计近三百万元。
六、学生成果及就业
2009-2014年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团体一等奖2项(2014年团体一等奖第一名),二、三等奖多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团体二、三等奖多项。
毕业生就业率达98.5%以上,不少毕业生凭着熟练的职业技能与扎实的专业知识进入宝钢集团、通用汽车、大众汽车、三菱、烟草集团等一些知名大企业,受到各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图1双元制“宝钢机电一体化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