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资队伍建设有规划,有目标,有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引培并举”为举措,以“优化发展环境,造就双师素质,推进专兼结合,支撑创新跨越”为指导方针,以重点造就德才兼备的专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技能技术人才,着力培养青年队伍,建设适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的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十三五培训收官:根据《上海市“十三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学校梳理教师各类培训情况,有组织计划的完成培训要求,100%完成培训任务。
十四五培训规划:在十三五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制定十四五期间的各类培训计划,按要求完成市级、区级培训,有针对性的制定校本培训制度,做到“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化组织。
二、纵向构建分类分层培训体系,横向搭建校内外立体化培训平台,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1)依托校内外平台立体化岗前培训,帮助新进教师走出职初适应期。开展规范化教师岗前培训计划,结合学院、校“青蓝工程”和部门导师带教计划,从理论实践教学、师德师风等方面上给予新进教师指导,以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融入新角色。
岗前培训情况
序号 | 类别 | 培训(人次) |
1 | 青蓝工程带教计划 | 8 |
2 | 新进教师岗前规范化培训 | 25 |
合计 | 33 |
(2)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技能指导能力等综合业务素质为主线,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切实帮助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成长。
制度保障:《学校教师脱产参加校本企业实践(挂职锻炼)的实施办法(试行)》中要求专业教师每5年须在企业实践1年(10个月)及以上,其中市、区县(职教集团)两级实践培训不少于2个月。《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中对中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规定40周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须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
2020年企业实践情况
序号 | 类别 | 培训(人次) |
1 | 市级企业实践 | 16 |
2 | 区级(职教集团)企业实践 | 22 |
3 | 校本企业实践 | 10 |
合计 | 48 |
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到本专业相关企业或市级、区县职教集团、学校产学研合作办学基地的第一线进行社会实践(挂职锻炼),考核通过后发放相关践习津贴;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职业资格等级培训,培训通过后培训费全额报销。
(3)构建校本培训体系,分层分类进行培训
从知识技能、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等方面采用“标准动作+自选动作”培训分层体系。2020年在通用素质、师德素养方面学校统一组织开展了关于信息化教学及现代教学媒体开放能力提升、教学诊断与改进、团队建设等内容相关培训;针对不同专业对教师进分层行培训,鼓励部门结合专业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相关行业(企业)培训,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员培训、上海国际智能制造促进中心组织的智能制造中的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培训、专业教师能力提升3D打印项目、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与案例分析培训班、1+X 传感网应用开发师资培训等。